首页> 股票> 正文

二级市场“买药”,一级市场“造芯”,高瓴资本正在走向硬核

美股研究社 发布时间: 2021-06-29 18:15:44 评论数 0 阅读量: 8.79w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很多投资者对美股尤其是中概股投资的参考风向标之一。

高瓴的首席投资官易诺青认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就像是当年信息产业爆发的前夜。截至一季度末,高瓴共持有91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生物医药企业有45个,生物医药企业的总持仓市值为43.43亿美元,仅次于互联网。其中,代表企业百济神州股价相比去年年底已涨超60%。

而高瓴和ZOOM的结缘还要更早,ZOOM于2019年4月登陆资本市场,高瓴在2014年便投资了它,后续融资中还层层加码。不过,在长期投资这一层底色上,以高瓴为代表,机构们正在重新认识和发现一些赛道,未来几年,投资或将转向。

赛道风口众多,但机构为何相信中国科技有望迎来引爆点?

本月初,高瓴发起募集一只起募门槛高达1亿元的科技产业赛道专项基金,基金期限10年,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辛音在6月21日的路演上也表示,高瓴看好未来两到五年里科技领域的半导体、前沿科技、新能源、智能硬件等四大细分赛道的发展前景,在硬科技领域上,这是“历史性的结构性投资窗口期”。

超高的门槛、独特的定位让人惊叹:中国科技的大风口真的来了?

科技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国际顶级机构如美国资本集团、普信集团等都对相关标的有着重要布局。今年五月,集成电路制造商长电科技完成50亿元人民币定增,其中超过一半的募资额是来自于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JP摩根、广发基金等国内外的头部投资机构。

现在,这一轮投资潮的不同点在于,它更加集中于中国市场,更加倾向于硬科技领域,其中的领导玩家也是中国的资本大鳄。2021年Q1,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经纬中国、IDG资本分别投资了62、44、38个项目,同比去年增加了40、31、29个。

投资机构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辉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大量投资机构从移动互联网投资向硬科技赛道转换,半导体投资首次超过互联网的历史拐点已经出现。这背后,中国的产业发展逻辑和相关配套正在发生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在国家战略上,一些新产品的国产需求替代变得紧要。自贸易战和华为芯片事件以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国产化的重要性再上升一筹,国产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相关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云岫资本的统计指出,仅中国半导体领域过去一年时间里,市场上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就有534个,总融资额高达1536亿。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今,自动驾驶赛道融资事件超过240起,而扫地机器人这样的智能硬件上,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缺口巨大。

此外,给机构最大信心的是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从近年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的加码——2019年开始的二期募资目标已经达到2000亿元,到今年4月16日证监会对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作出修订,完善“硬科技”的界定标准,科技行业一二级市场的投资环境都在持续改善。

高瓴认为人才也是重要因素,受国际形势影响,硬科技领域的人才正在加速回流中国,从而极大地补充了中国公司的技术实力,例如高瓴20亿重仓的芯片企业芯迈,300多人的人的团队有超过200人是工程师,核心团队的研发经验都在10-20年。

简而言之,科技领域正在走向高需求、高助力、高壁垒、高水平团队的优良投资状态,这是机构纷纷抽身押注科技赛道的前提——这些因素保证了企业能在技术和商业中找到平衡,在促进产业进步的同时,为机构带来合理的收益。

结语

根据IT桔子的《Q1 创投报告》提出,一季度投资交易活跃度最高的子行业是生物制药,ToB 方向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前沿技术、数据服务、医疗信息化、自动驾驶等热门赛道。这与高瓴的布局不谋而合,从侧面彰显了顶级机构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之熟稔。

如果具体到科技赛道,中国的公司们或许是在顶着外界的重重压力、又享受着史无前例的资本利好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去攻关技术和应用问题的,用高瓴的说法,这个赛道上的细分公司也许都是在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但是,“他们做的都是全球最好的、性能最高端的技术”,这些才是高瓴和其他顶级机构们愿意去投资的。

本文源自: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新媒体平台“驱动号”用户上传并发布,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驱动号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部评论 {{total}}

1092 文章数量

8064.41w+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