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 正文

拼多多增重:新基建助力农产品上行的野望

熊出墨请注意 发布时间: 2021-05-28 22:40:11 评论数 0 阅读量: 4.72w

不想搞科研的物流平台,不是一家好电商公司。

这句听起来有些绕的话,实际上是对拼多多资产由轻转重的注解。

北京时间5月26日,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的12个月中,拼多多年度活跃卖家数量增长至8.238亿,平均月活用户增长至7.2456亿。

率先步入8亿时代,拼多多在电商领域继续领跑。站在这个高度之上,拼多多的一举一动牵动各方关注,董事长兼CEO陈磊透露了公司的下一步动向,依然是聚焦农业,拼多多将专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进一步改善”。

这对应的便是拼多多的由轻转重。通过对农产品上行链条中的物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深度介入,拼多多从传统认知中的轻资产第三方平台踏上漫漫转型路。

经典三连问题也由此而来,拼多多因何转变?如何转变?最终,又要变成什么样子?

文:熊出墨请注意

让零售不止于零售

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成为第一平台后,拼多多变了。

根据财报内容,拼多多2021年一季度营收22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239%,高于市场预期;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238亿,较上一季度增长了3540万,同比增速达31%。

步入8亿时代,无论就增速还是规模而言,拼多多在业内的领跑态势都已十分清晰。

具体到细分业务亦是如此。截至第一季度,平台已将1600万农户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当季平台农产品订单同比增幅超过300%,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产品达到2645款,同比增长156%。

值得注意的是,三位数的高增速是建立在“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的基础之上。2020年,拼多多平台全年农产品GMV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在总GMV中占比约5倍于行业平均水平。

去年财报发布时,陈磊表示拼多多正在从中国最大走向“全球最大”。而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拼多多对农产品上行的思考已经不止于规模,还要“越界”做一些零售之外的事——“对农业食品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

“我们希望消费者拥有更健康,更具有环境可持续性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希望助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进一步改善”,财报电话会上,陈磊如是说道。

循此梳理,拼多多的由轻转重的布局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其就是要在守好电商阵地的同时,依托平台已有的规模优势,不断向产业链前端环节延伸。

中游,拼多多正尝试改造现有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规模领跑之下,平台拥有庞大的包裹量,基于此,拼多多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痛点以及解决之道建立了深刻的认知,以此做到有的放矢。

上游,拼多多则介入到了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环节。此时,拼多多的平台优势再次派上用场。例如,根据平台销售数据洞察市场需求,拼多多可以为农户提供经营指导,帮助农户更好地在平台上做好生意。

让零售不止于零售,就如创始人黄峥所讲,“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由此,当我们再谈起拼多多,也就新增了很多零售之外的新话题可以展开。

科技牵引的由轻转重

资产由轻转重并非一蹴而就,这给外界留出了充足的观察时间。而且,转型不断推进,其核心驱动力也正在浮出水面。

还是按照前面梳理的中游、上游的布局延伸,结合陈磊对下一步的规划,不难发现,“技术”这一关键词贯穿拼多多由轻转重的始终。

一方面,无论物流还是生产、加工环节,破旧立新根本上有赖于技术创新。

以拼多多设想的新农业物流体系为例。当前物流体系的中心辐射模式,与供需直连的实际需求之间显然已经无法完全匹配。陈磊认为,点对点交付将是农产品物流的进化方向。而鉴于我国农业资源和需求分散的客观情况,想要建成这种灵活、高效的物流体系并非易事。

把物流、仓储的供应链环节与需求结合,然后进行本地化的整合,正是拼多多的解决方案之一。自去年8月份以来,多多买菜等新业务在全国逐渐铺开。与之同步进行的是本地化的仓储、冷链的建设。多多买菜业务激发的旺盛的需求,也在验证新体系的可行性。

躬身入局,搭建农产品专属的物流体系,离不开技术加持。比如,仓库位置的选址,如何覆盖更大范围的有效区域?再如,运输路线的智能规划,如何保证快速送达?又如库存、SKU的优化,如何减少仓储的损耗。这些问题的解决,技术创新都是唯一解。

“我们也申请了一些专利,希望在实际操作中广泛地推广它们,帮助物流供应商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陈磊表示,拼多多正持续加强对算法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冷链物流方面的研发,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研发支出为22.1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4.73亿元增长超50%。

另一方面,围绕农产品展开技术创新,实际上拼多多是在助力完善农业数字化的新基建。

平台对农作物种植环节的介入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去年,拼多多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就通过智能化信息农业科技的运用实现了农产品生长的经济效益。

比赛中,农研团队向外界展示了如何依托AI算法,实现一键自动种植。并且,AI对水肥、温度、湿度的科学、精准控制促进了草莓的快速生长和开花结果,提升了投入产出比。而这些成果,日后会整理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应用到实际的作物种植中。

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了“科技赋农”这个词,熊出墨认为,他所讲的“农”,既包括狭义的农户,也指代广义的农业。深入上千个农产地,以专业的培训为当地培育“新农人”,是科技赋农。推广AI种植方案、启动农药残留检测、植物肉研究等农业科研项目,同样是科技赋农的实践。

不管面向对象是谁,无可否认,上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举措都是农业数字化新基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推动着农业发展的进程。

藏在新基建里的新机遇

行文至此,是时候来分析一下拼多多由轻转重的动机了。

答案其实就简简单单两个字:效益。

需要明确的是,拼多多既是一家商业公司,同时也是一家社会企业。而无论出于商业价值还是社会意义的层面考量,转型能够创造的效益,都在支撑拼多多把这事坚持做下去。

站在商业视角看过去,拼多多资产的由轻转重意味着服务能力的升级,这将巩固平台已有的领先优势。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拼多多会把农产品定为重资产布局的发力点?

问题背后隐含的信息是轻资产模式的不适用。一方面,农产品与一般工业品不同,无法完全实现产品的标准化,这就要求平台加强供应链的把控。另一方面,农产品对物流有着苛刻的要求,常规的物流仓储无法满足。所以,做好农产品上行,重资产的布局是必要条件。

这已是行业共识。不止拼多多,阿里、京东综合电商平台,以及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垂直生鲜电商平台,可以看到,业内主流玩家中没有一家是采用轻资产运营的模式。

实际上,拼多多此前不断加强与农产区的连接,就已在践行从重经营。此次对物流体系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相当于更大的跨步。与之对应,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可由此获取更加显著的竞争优势。例如,供给侧更加丰富、物流更加高效,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业绩自然保持高增长,第一平台的地位愈发稳固。

然后是社会意义,主要体现为数字化新基建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

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我国农业大国的标签之前若想加上数字的前缀,基础设施作为发展的基石,必然要进行更新迭代。

农业农村部、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拼多多当仁不让。

农产品拼团作为创始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拼多多无可替代的战略重心。而且,在财报开篇,拼多多对自身的定位就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和社交电商平台”,足见其对农业之重视。

源头的AI算法科学种植解决方案,中间环节的农产品专用物流体系,以及直连供需的“农地云拼”的数字化流通网络,根据前文所述,由轻转重的拼多多也在用实际行动为农业注入数字化的新动能。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陈磊的讲话和拼多多的变化,一切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新媒体平台“驱动号”用户上传并发布,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驱动号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部评论 {{total}}

熊出墨请注意

关注

独立思想,尖锐态度。犀利辣评,温度视角。这是一份泛科技互联网产业的媒体人黑板报,我们用自己的笔扣紧时代脉搏,见证产业变幻。

174 文章数量

0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