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正文

蔚来不是骗子小米成了跟班 雷军造车有多少机会?

蓝科技 发布时间: 2021-04-16 10:27:45 评论数 0 阅读量: 3.5w

蔚来不是骗子小米成了跟班 雷军造车有多少机会?

撰文/蓝科技

2021年的智能汽车领域是神奇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不是骗子,而他的投资人雷军开始了自己的“蔚来”之路。

4月7日,蔚来第十万台量产车在合肥工厂下线,蔚来用行业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十万辆电动车证明给所有人看自己不是只有PPT。而就在7日的前几天,雷军也预感到了智能汽车领域的机会,做出了一个有可能是改变公司甚至是自己荣誉的最重要的第一个决定。

2021年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正式造车了。皓月当空本应众星闪耀,logo的更换、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小米11 Ultra等等一系列的新品都成为了小米造车这轮明月的陪衬。不过在众多热议下的小米造车路程,能够顺利的带着小米再次腾飞吗?

蔚来不是骗子小米成了跟班 雷军造车有多少机会?

盛世下的造车环境

其实,我们从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必然是围绕“智能”开展的,这也是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上最大的不同。传统汽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而智能汽车则是应用场景。

某种意义上,小米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是一种必然。因为,此前我们所熟知的小米,除了在智能手机业务上的发展之外,更是在智能家居方面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而智能汽车领域,也可以看做是小米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是从智能家电变成了智能汽车,从而完善自己的生态闭环。

除了小米自己的优势之外,智能汽车的“风”也依旧猛烈。根据网络数据显示,国产造车三强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蔚来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经累计交付20060台,单季交付量首次突破2万台,对比蔚来2020年全年43728台的交付量,今年一季度已然完成了2020年的一半。此外,小鹏2021年第一季度总交付量13340,交付量同比增加487%;理想2021年Q1季度累计交付12579辆,交付量同比增长334.4%。

另综合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空间潜力仍未完全释放。并且在2020年乘用车零售累计1928.8万辆,同比增速为-6.8%,而新能源车零售量在汽车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增长,达到110.9万辆同比增长9.8%。可以看出,智能汽车的风口并没有减小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当下小米进场会成功吗?

“遇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作为这句“至理名言”的开创者,雷军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当然,除了对于市场环境的认可以外,雷军造车也对自身充满了信心。蔚来CEO李斌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感叹,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很夸张,自己入局之后发现200亿也不够花。如今,200亿的造车门槛已经成为公认的情况,那么手握1080亿的资产呢?

如今,小米的账户上趴着1080亿现金,而这也是雷军入局造车的底气。如果说,以往小米“抠门”的形象深入人心的话,那么如今在造车领域首期投入100亿人民币启动,10年持续投入100亿美元的豪迈,则是小米造车最大的理由。而这种“有钱”与“抠门”极致反差下,也让无数消费者、粉丝以及媒体和业内专家,都对于小米造车充满了信心。

但是,有人看涨自然有人看跌。就在小米宣布造车的第二天,央视网便发布了《梦想“弯道超车” 小心“中途翻车”》一文,其文中“这些年,我们见证过不少这样的‘神话’,但大多数都是开局轰轰烈烈,结尾凄凄惨惨,当初‘猪’飞得有多高,后来,它摔得就有多惨。”虽然言辞犀利,但也将盲目蹭造车热点的忧患点透,值得雷军和小米深思。

特别是,在与小米渊源颇深的格力造车之殇在前,雷军的此番决定又有多少胜算呢?

虽然造车风口愈演愈烈,但行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如今的小米入场,就如同有新品牌想进入手机市场将会面对华米OV的“围剿”一般,在智能汽车领域,头部品牌在不断“攻城略地”之下,作为新兵入局的小米,同样将面临惨烈的“围剿”。

蔚来不是骗子小米成了跟班 雷军造车有多少机会?

以智能汽车的领航者特斯拉为例,在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整体价格下调的新闻就刷爆了网络。2月,工信部已获新款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最新申报信息,倘若其使用国产电动机,价格也将再次下调。可以说,如今的特斯拉已经露出了想要“一统天下”的獠牙。

此外,在智能汽车不断发力的同时,传统汽车厂商也开始了觉醒。大众集团在欧洲以ID.3力压特斯拉之后,2020年11月,其基于MEB平台的ID.4电动车也亮相中国,直接对标特斯拉、蔚来等一众智能汽车品牌。

另外,比亚迪、上汽、长安汽车以及通用、三菱等品牌也纷纷发力。相比蔚来、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那些单薄的经历与经验,这些传统车企在技术储备、造车工艺以及产业链把控上拥有更丰富的经验。

在如今的2021年,在智能汽车的领域上可以说是群雄并起,而才刚刚宣布造车的小米,或许最快也要等到2023年才能完成汽车平台的搭建以及车辆的量产下线。但那时所面对的或许是年产100万辆且已经完成市场培育的特斯拉、全面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全线布局完成的传统车企,小米又将何去何从呢?

当然退一步来说,也许在小米量产智能汽车时,整个市场环境极为乐观。但是,在前狼后虎群雄并立的智能汽车市场上,第一次造车且定价在10万元以上中高端的小米汽车,在与特斯拉、比亚迪、大众等一系列厂商的比较中,又将有多少生存的机会?

(图片来源:觅知网)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新媒体平台“驱动号”用户上传并发布,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驱动号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部评论 {{total}}

2364 文章数量

12266.59w+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