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正文

九成品牌消失之后,智能手机行业为何还被低估了?

壹观察 发布时间: 2023-04-18 14:30:15 评论数 0 阅读量: 4.24w

文丨壹观察 宿艺

“为什么九成的手机品牌消失了?”是近期一个微博热议话题。

移动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变革路上,巅峰时曾有6000多个手机品牌涌现,其中的90%很快又在大浪淘沙中销声匿迹。有观点认为,随着市场迎来更激烈的竞争,缺少“核心自研能力+差异化价值”的同质化品牌自然会被淘汰;也有观点认为,今后的手机市场竞争只会比以往更“惨烈”,如果现存品牌仍迟迟找不到创新点、做不出差异化产品,极有可能“步入那90%品牌的后尘”。

既然竞争境况激烈如此,智能手机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降至2.8亿部以下,到达十年最低点。几乎在同一时期,科技领域讨论焦点逐渐向智能汽车、XR等新风口转移。尤其2023年开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AGI技术风光无两,“火速出圈”与“增长乏力”的鲜明对比之下,难免涌现出一股智能手机行业“业已式微”的错觉。

实际上,中国市场2022年智能手机用户量已超过9.5 亿,当用户基本盘趋于饱和,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无可非议。另一方面,行业景气度的评判不能“唯增长论”,数据表象之下,广袤无际的红海仍在风云涌动:

首先,“增长放缓”不等同于“行业衰落”,智能手机市场依旧有巨大的价值空间等待挖掘。如今,智能手机不再只是简单的通信设备,而是集社交娱乐、商场、电影院、导航、扫描仪等众多功能为一身的“超级个人终端设备”、万物互联时代的“超级入口”。从场景服务来看,其使用价值远远未得到释放,车企等“新选手”相继逆周期入局便是最好例证。

其次,创新步调“看似放缓”,实际远未至天花板。尽管智能手机产业相比过去十年创新放缓,但如今无论是以折叠屏为代表的“新形态”,还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交互”,众多将激活“体验跃迁”的前沿技术探索仍在积极展开,并且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此外,国内市场“VO荣米”新格局形成,并开始脱离以价格战抢占份额的“低效内卷”,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Counterpoint指出,2022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出货价格高于500美金,零售价格约高于4000人民币)销量占比超过26%,远高于2016年市场“峰值时期”的11%,据其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均价将不断增长,到2035年高端占比有望达到40%。可以预见,未来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将更多向高端化转移,而这一趋势也将直接考验各大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历经16年高速成长,智能手机依旧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然而赛道越长,险阻越多,唯有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才能成功穿越新一轮技术与市场变革周期,打造“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

风口万千,皆夯实手机“C位”

消费科技行业从不缺风口。然而千帆过尽,无论是智能汽车、以chatGPT为代表的AGI技术,还是红极一时的元宇宙、数字人,都不曾有一片浪花能绕过智能手机这艘大船。

2011年的东京车展,丰田曾展示过一款被称作“车轮上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 on wheels)”的概念车Fun-Vii,这款车子有两大亮点,一是整个车身均为巨型显示区,车体本身高度智能化;二是可以与周围车辆、行人或设施联动,部分车载功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遥控,具备一定的互联能力。

某种程度上,智能汽车的后续发展路径几乎沿袭了这两大设想方向。发展初期,不少车企专注实现“座舱智能化”,尝试打造新移动时代的“第三空间”。事实证明,即便座舱能够实现高度数字化与智能化,也始终只是“单一智能终端”,与手机等终端跨系统协同交互常常受阻,体验明显欠佳。为解决这一问题,车企开始寻求从“单终端智能化”向“多终端智能化”转变,从“座舱智能化”走向“车机协同智能化”逐渐成为新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产业共识背后,直接指向了两个事实:

第一,“跨场景+数据自由流转”是万物互联时代必然变革方向。无论是华为基于鸿蒙生态的“服务无缝流转”,还是吉利基于Flyme Auto的“无界融合”,均意在实现手机与车机“数据无缝覆盖”与“服务跨屏流转”体验,包括车企如蔚来、特斯拉造手机,手机厂商如苹果、小米造车,都将围绕这一底层逻辑出发。

第二,车企普遍认同“智能手机长期具备不可替代性”。作为当前数字生活方式的最核心入口,智能手机具备对用户数字体验的“绝对控制权”,其用户粘性、海量数据价值,以及对用户行为的深刻洞察都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正如星纪魅族CEO沈子瑜那句“没有手机厂商赋能的汽车都将逐渐掉队”的定论,车企造手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取代”,而是出于对“车机-手机高度协同交互”必然性的确认,以及对智能手机长期具备“不可替代性”的高度认同。

就产业趋势而言,车企降价潮的接踵而至,也在不断倒逼传统车企加速数字技术创新与智能化产业升级,随着各家“车机协同智能化”成果陆续落地,智能手机在智慧出行生态体系中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加强。

如果将视野从汽车领域向外延伸,不难发现智能手机同样是提供社交娱乐、消费生活等软件服务最重要的载体。

诸如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大火,实际上对智能终端的应用与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算力来看,随着最新的3nm先进工艺将于今年量产,下一代2nm制程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高端智能手机算力将“无限接近个人电脑”;便捷性上,折叠屏技术的日渐成熟让智能手机成为唯一一块能轻松携带的“大屏”;再考虑到续航能力、大带宽、低延时等优势,可以认为在承载人工智能应用与云服务等综合方面,智能手机仍旧是远远优于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最佳移动设备”。

新技术的加速火热,不仅从侧面肯定了智能手机的硬件迭代价值,还必须依托智能手机这一载体才能实现更广范围普及,而这一点,又将不断反向强化智能手机是“技术最成熟先进、用户规模最庞大、用户使用最高频的核心终端设备”的行业地位。

此外,纵观元宇宙、数字人等被曾经推向风口浪尖的概念,还能发现两个共同产业趋势:

概念风口千千万,但都难以完全脱离智能手机发展。去年元宇宙与数字人概念爆火,曾掀起一阵对VR/XR设备的追捧与看好,事后证明,有限的用户规模与贫乏的内容生态难以撬动真正的终端变革,优质的元宇宙和数字人方案反倒先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迅速适配,再次成为“智能手机依旧是强势赛道”的有力佐证。

同时,“新一代智能终端”更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不具备对智能手机行业的“颠覆性”。从2016年VR第一次熄火,到去年年底进入第二轮裁员周期,多家企业缩减甚至解散元宇宙业务部门、对VR/XR部门展开裁员调整,这些都说明了VR/XR距离大众普及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并且期间发展变数不可预知。

《壹观察》认为,无论从技术应用承载能力还是硬件成熟度来看,智能手机都牢牢占据着长期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新兴技术绕不开智能手机发展,“颠覆性终端”落地仍遥不可及,专注于智能手机产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着力于打通智能手机与核心智慧场景生态的壁垒,将继续成为手机厂商下一阶段的发展重心。

长坡厚雪,唯“剩者”胜

“长坡厚雪”一词,是对智能手机赛道的精准注解。

作为与前沿科技发展红利、大众消费者关联性最强的行业之一,智能手机不仅自身就是一个拥有万亿级市场规模的赛道,具备巨大的“产业动能”,还直接关联半导体、光学、材料、软件开发、移动支付等数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行业,通过与关联行业形成积极互促的良性循环,构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创新动力传递机制,还孕育发展出庞大而稳定的“生态势能”与“商业闭环能力”,使自身长期具备广阔的产业吸引力。

同时,经过多次洗牌重组,这一万亿级赛道也开始沉淀出更稳定的“VO荣米”新格局。这些几乎每家都是年出货量过亿、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掌握核心技术、资金充沛,同时拥有鲜明品牌定位及产品风格的“狠角色”,不仅每一轮更新迭代都能为市场带来“创新增量”,也有效保证了行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健康度。

然而,越是“长坡厚雪”的赛道,越是强调“剩者为王”。当前,头部品牌竞争主阵地正逐渐向高端市场转移,即便在“近十年最低谷”的2022年,国内高端智能手机份额依旧实现了逆势增长,更高价格段的折叠屏手机销量甚至大幅增长144.4%。当市场竞争向高端聚焦,不仅意味着“低价策略”褪色失效,更直接考验着手机厂商们从“高速度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正处于市场下行与创新放缓周期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如何逃离同质化带来的产能过剩、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内卷螺旋”?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基于vivo的高端突破经验,提出了“反内卷三论点”:在用户最需要的场景做差异化;关注长赛道能力的积累,不断提升长板的长度;差异化之后要建立世界第一的能力,让核心能力成为护城河。

2022年,vivo践行了“用户导向”的核心价值理念,厘清了“产品是因、品牌是果,品牌是产品的方向牵引”的根本逻辑,通过专注“用户导向的差异化”,避开了低效内卷,保证了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vivo内部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驱动”与“技术驱动”,即以用户最真实的潜在需求洞察为根本出发点,借助“设计”与“技术”手段为用户带来有意义的、颠覆性的创新体验。

在这个框架中,“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保证了设计与技术投入的正确方向,既有效避免无意义的参数内卷,以及在关键技术领域投入的“战略性迷失”,同时还能提升技术积累的有效性与用户感知度,让企业和每一代产品都具备鲜活的生命力。

确定差异化方向后,还要修炼出能够支撑产品差异化的能力。为避开“低效内卷”,vivo选择将精力聚焦于未来,专注在需要长期投资的事情上。2019年起,vivo就锚定了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条技术长赛道”,面向未来5到10年进行中长期技术研发的提前部署,同时强调“耦合式创新点”,构建需要软硬件协同与底层核心技术共同形成的高创新壁垒,打造 “长板足够长”的,并且可持续迭代的差异化创新引领能力。

具备差异化能力后,还要让核心能力成为护城河,发展为“世界第一”的能力。以用户重点关注的影像能力为例。vivo不仅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影像认知部”,还在全球设立五大影像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千人,并于2020年与全球光学顶级企业蔡司达成战略合作,建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深度打磨“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随着对“真实世界-成像系统-后处理算法”影像技术矩阵的持续打造与深入优化,vivo逐渐生长出“人性化专业影像”的护城河能力,不断攀登移动影像新高峰。

胡柏山认为,“用户导向型创新”保证了vivo能够始终面向真实的用户需求,为其创造有差异化价值、愿意买单的产品。实际上,也正是这些“短期来看不划算”的深度洞察与技术投入,支撑着vivo在行业低谷期逆风前行,并成为继华为之后另一个实现显著高端突破的中国科技企业。

当前“VO荣米”新格局下,其实可以看到各TOP企业对“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力升级”的统一共识,以及“避免内卷”和“卯劲冲高”的各自努力。正如胡柏山所说:“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未来虽然仍有诸多挑战,但也有无限空间。”

《壹观察》评论

长期主义视角下,经济周期带来的信心波动几乎不可避免。对于现阶段的各大手机厂商说,既要寻求“内在的确定性”,也要向外抓住“抗周期”机遇。

目前来看,经过长达十年的缓步下行,“触底反弹”的市场修复有望在今年年内发生。根据Counterpoint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将重回2.8亿部以上,高端手机同比增长或将接近5%,表现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以折叠屏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形态创新也将继续为高端市场灌注活力,成为各大厂商“反内卷”与“冲高端”的核心武器之一。

图源:ELLE

近日,vivo品牌副总裁兼品牌与产品战略总经理贾净东就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vivo即将全新发布的折叠屏手机相关信息。根据贾净东的描述,在初代vivo X Fold引领行业进入“折叠屏2.0时代”,其净推荐值、保值率、商务人士好感度方面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之后,vivo最新两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2、vivo X Flip 再次秉承以“旗舰思路做折叠”的准则,不仅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 ”四大赛道毫无短板,完全能胜任“不输于任何旗舰”的主力机角色,同时也实现了大折叠 “强者更强,大于想象”,小折叠“实力与颜值共存”,以旗舰级的“vivo折学”,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折叠屏产品的期待。

对于在2022年顺利完成高端突破的vivo来说,凭借这两款全新折叠屏继续夯实其市场地位几乎是“势在必行”。从市场反馈来看,2022年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其中X80系列揽获全年3500-5000元高端市场销量第一,直接将vivo推向国内高端市场TOP2(第一名是苹果),而初代折叠屏手机X Fold的问世,更让vivo直接拿到7000元以上安卓市场7.84%的份额,使其一举跃进国内折叠屏市场前三阵营。

就发展势头而言,vivo现阶段的领先极有可能只是其“坚持埋头种因、坚持对未来投资”收获的开端,在“份额第一+高端突破”形成的“双飞轮”加速度下,其目前所拥有的正向牵引优势还将继续突显。

如果将时间线拉得足够长,不难发现 从1875年贝尔发明第一台电话起,这台人们“最熟悉的设备” 其实早已历经多个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技术大变革周期,148期间一直不断寻求自我突破进化,却从未被取代。

《壹观察》认为,这一百年历程的实现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不曾停留在“无意义的同质化内卷”状态,而不断将新技术融入产业变革之中,一次次追寻“自我革新”;二是始终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为发展目的,主动将自身融入新场景和新需求之中,实现“周期跨越”与“边界突破”。

实际上,智能手机作为“新进化形态”出现仅16年,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仅其作为万物互联时代“基石”的地位很难被撼动,其作为“超级入口”的重要性还会在车机协同创新、混合办公等全智慧场景趋势下得到不断加强。

长坡厚雪,历久弥新。智能手机这门穿越多个技术变革周期的“好生意”,终将是属于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新媒体平台“驱动号”用户上传并发布,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驱动号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部评论 {{total}}

壹观察

关注

《壹观察》创始人为国内知名科技媒体人宿艺,长期关注智能硬件、通信、人工智能、智联网汽车领域的深度报道。

874 文章数量

6036.71w+ 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