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正文

比亚迪给小米汽车出了道难题

熊出墨请注意 发布时间: 2024-02-21 19:56:16 评论数 0 阅读量: 1.71w

问:比亚迪开年降价,谁最受伤?

必然是燃油合资。比亚迪直接点名“电比油低”,北京现代隔空回怼“油‘比’电强”。

火药味十足。

而那些不在比亚迪射程之内的车企,就能优雅地隔岸观火吗?肯定不能。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飓风。比亚迪开年扔出“王炸”,其实给2024年车市定了调:价格战,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降价的蝴蝶效应由此多了一位“受害者”——小米汽车。

众所周知,小米汽车在定价方面做足了营销。从技术发布会,到官方回答100问,再到雷总微博高强度营业,小米官方一直在传递新车“确实有点贵”的信息。

一位汽车销售人员表示:“都知道今年会继续卷,但是没想到开年就7.98万这么疯狂,比亚迪一降价其他车企只能被动接招。跟着降了,利润没了但能赚到吆喝,不降只能留着库存。”

降,还是不降?看上去是一道选择题,实际上压根就没得选。

车企对此也已有共识。何小鹏在开工信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也认为,2024年将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将是最卷一年。

这就意味着,10万级A级市场只是第一枪,降价潮接下来必定会继续向其他市场区间蔓延。

对于目前尚未定价的小米汽车而言,全行业降价的蝴蝶效应自然影响其最终售价。

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汽车不停放出消息,但迟迟不公布售价,除了营销因素,也是在试探市场的反馈。因为小米品牌代表高性价比,可是汽车首战要把调性拔高,定价必须谨慎再谨慎。问题是现在行业降价力度空前,价格定高了就是反其道而行,会放大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定价的不满情绪。”

举棋不定的小米汽车,非但没有迎来“新手保护期”,反而开局不利。

定价骑虎难下,友商四处狙击

“最卷”一年已成定局,生来高调的小米汽车骑虎难下。而这,或许正是友商期望看到的结果。

雷军已经多次给消费者打预防针,小米SU7的定价可能会超出大家的心理预期,简而言之一个字——贵。

接受央视采访时,雷军直言:“网友们喊的19.9万元,我觉得是在开玩笑”。回复网友问答时他也再次强调,“不会是9.9万、不会是14.9万、不会是19.9万”。

排除文字游戏的可能性,小米SU7至少20万起售。

根据“车FANS”市场调研结果,2023年消费者最关心的购车因素就是价格,占比高达73%。随着2024年最卷价格战打响,消费者对价格愈发敏感,这将进一步倒逼车企降价。

压力再次丢给小米汽车,其成本控制能力几何?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的成本控制一是与规模挂钩,二是考验对产业链整合能力。小米作为跨界新人,从2021年宣布造车算起,满打满算入行不到3年时间,能力短板可想而知,这就压缩了小米汽车降价的可操作空间。

不止小米汽车,事实上新势力品牌的定价几乎都受制于供应链。此前新能源市场出现过几轮集体涨价,原因就在于电池供应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短缺等。

综上,拥有行业定价权的比亚迪打响2024年降价第一枪,汗流浃背的不仅仅是10万元A级市场燃油合资品牌。当降价的蝴蝶效应袭来,在一家更比一家卷的汽车行业,无人能置身事外。

小米汽车,恰恰处在售价难定的尴尬期,遇到开年就扔王炸的降价,引用雷总的经典台词,“这绝对是来捣乱的”。

当然,在科技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米并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的棘手情况。别忘了雷总还有一项经典技能,“连夜说服高管”。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新媒体平台“驱动号”用户上传并发布,该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驱动号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部评论 {{total}}

熊出墨请注意

关注

独立思想,尖锐态度。犀利辣评,温度视角。这是一份泛科技互联网产业的媒体人黑板报,我们用自己的笔扣紧时代脉搏,见证产业变幻。

173 文章数量

0 阅读量